今年十月,我买了部电脑。由于年事已高,参加培训班不甚方便,于是,在没有接触过电脑,又无人辅导的情况下,买了两本入门书,开始自学。
尝闻电脑由于改进了操作系统,使用已很方便。就像使用收音机一样,不需要了解电磁波转换的原理和机制,而只要掌握几个按钮的操作方法就可以了。孰知学起来却大出所料。先是遇到一大堆新要领不能理解,偏偏所购入门书也不作详细解释;继之又因入门书对于操作方法的陈述又过于简略而无所适从。开始所购两本书不能解决问题,又跑遍市内书店选购四本,转借两本。尽管自学中有了8本参考书,仍不免常常陷入困境,深为入门书的质量感到沮丧。
撰写计算机入门书的关键是在“入门”二字上下功夫。可惜许多书虽然都在扉页的内容提要上写到供初学者阅读,内容却不能以一贯之。尽管作者中不乏学有根基的专家、教授,但是忽视了初学者的特点,他们的知识优势不见得能转化为质量优势。专家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使用专业语言写普及读物,自以为已经讲明白,而外行人根本读不懂。这里存在着概念隔阂和思维方式的隔阂。
计算机入门书,对于常用的专业要领必须阐释清楚。概念指称对象,如不阐释清楚,读者就会不知所云。诸如“界面”、“图标”、“菜单”、“窗口”、“对话框”、“快捷方式”、“硬件”、“软件”、“内存”、“盘符”、“路径”以及常用的英文缩写符号如ctrl、esc的含意等等。然而这一点却严重忽视了。在我使用的8本书中,只有1本对“快捷方式”作了解释。有些概念即始有解释,或因使用专业语言,或因过于简略,难以被读者透彻地理解。要使读者对于对象有个明确的认识,仅仅给出一个解说还不够,最好能把同类概念加以比较。如比较菜单、窗口、对话框的不同外观特征和用途,阐明软件、硬件的区分和联系等,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。作者最熟悉,认为不言自明的概念,可能是读者最需要先行了解的。常见不少入门书都使用“空格键”、“回车键”这些名称,可是,翻遍全书却找不到有关该键位置和功能的解释。
电脑入门书编写的另一个通病是操作方法记述不详,读者无法及时上机操作。这可说是一个致命伤,因为读者学习计算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上机操作。许多陈述中找不到操作意义,仅仅涉及程序意义。为了解决文档打印操作问题,自学中我除了阅读已有的书,又另外翻阅的参考书不下十余种,才大致了解了操作方法。看来,作者编写入门时并没有认真地考虑初学者的需要。否则,从操作意义上写清楚文档打印的3种方法并不困难。这里仅举一例,不幸的是这个缺点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不少入门书中。
对于初学者,在讲清楚概念和操作方法的同时,还应该相应介绍一部分背景知识,以开阔眼界,帮助读者把已学的知识巩固起来。要建立某种概念,除了要紧紧抓住对象的特征,用以把握对象外,最好相应阐明此概念与其它相邻相近概念的联系与区分,说明该概念的用途,这样便于理解,而理解就好比知识在读者心中扎了根。比如阐释“快捷方式”,有一本书就写得好,不妨摘引出来:“每当我们打开一个程序或文件时,都得从‘开始’按钮开始,在级联菜单上一级一级查找,是不是显得很麻烦?有没有一些更简单、更快捷的方法?Windows95提供了一种叫做‘快捷方式’的方法,利用‘快捷方式’我们可以把一些最常用的程序或文件作成一个图标,就可以快速启动某个应用程序了。”这段文字,给出了一个比较清楚的“快捷方式”概念,也简要地说明了其用途和操作方法,让读者一目了然。这里,需要介绍的背景知识包括很广,比如在谈软件里除谈概念和分类外,还应介绍常用的软件及其功能,在谈文图打印时,适当介绍打印机的知识及其简单的操作方法等。其实这种写法并不困难,难在我们的作者习惯于自己的职业话语方式和思维方法,而不能因应读者的变换。
一本好的计算机入门书不仅可以帮助读者轻松掌握操作技能,还可以把读者带进科学的殿堂,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。记得我读初中时曾经读过丰子恺的《音乐知识十八讲》,尽管那时文化水平很低,却被他那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说理所吸引。那些看来十分深奥的十二平均律、和声学、作曲法在他写来是那样轻松自如,明白易解,足令我不断有所收获,不由自主地去实践、去探索、去深造。青年时代所学的音乐知识,我至今未忘,终身受益。这才是入门书的精品,读者需要这样的入门书。
凭心而论,我所见到的计算机入门书,在读者的针对性上,各自都作了有益的探索,也有编得好的。在内容方面,有的书专讲操作系统,有的专讲中文输入的编辑,有的在表述上力求生动活泼,有的强调急用活学,有的索性用某项操作“怎么办”作标题,以突出针对性。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《计算机基础知识》,具有可操作性。尤对键盘讲解详尽,对指导基本操作具有普遍意义。但总的看来仍是精品难得。概念诠释的明确性、文字的可操作性、内容的通俗性和系统性,应是入门书应该着力改善的几个方面。
新的世纪将是计算机的黄金时代,大批读者需要高质量的入门书,正是出版社大显身手之时。但精品书不是炒作的产物,也不是组织几个人拼凑摘录的产物,它需要高水平作者的再创造。